civci no puktu

松鼠的尾巴: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之獵人帶路

展覽呈現的是「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自2020年流域踏查計畫中有關「獵人帶路」的敘事及影像。Basuya Yagumangana是在「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計畫的進行過程中,為團隊帶路的茶山獵人。在曾文溪上游的流域踏查與鄒之地名的學習過程中,透過Basuya的引路與口述,我們走進了Yagumangana家族的遷移路徑及獵場範圍,同時也照見了這個歷史久遠的漁獵採集家族,曾經歷過的種種時代場景。 Basuya的爺爺在三十多年前曾因帶著獵弓外出,被逮捕法辦而罰款8萬元,當時家中無現金,被迫賣地繳款,那是一個狩獵只能以隱密的方式來進行的幽暗時代。然而多年之後,林務局為解決過量的松鼠啃食杉木所造成的樹種危機,鼓勵族人獵捕松鼠(每隻松鼠的尾巴可換得40元),Basuya的父親因而時常帶著Basuya上山,隱身在tayo(狩獵掩體)後方,以木薯為誘餌來獵捕松鼠,每週將松鼠的尾巴遞送至大埔林務局工作站,作為家用補貼。 漁獵採集者曾因擁有獵具而蒙受巨大損失,卻也曾透過獵捕松鼠而小小獲益。面對著不斷變動的外在環境,漁獵採集家族雖經歷了差異的世代條件,但不變的是其中親身經歷過的狩獵經驗,以及共同擁有的獵人認同。展場內以Yagumangana家族的四代獵人身影與家族紀事為主要內容,並以獵徑旁的風景為線索,呈現出漁獵採集家族慣用的「tomohvi(做記號)」、獵捕松鼠的「tayo(狩獵掩體)」、「teova(獵寮)」與鄒族傳統屋燻肉架等結構與裝置。
Basuya的爺爺在三十多年前曾因帶著獵弓外出,被逮捕法辦而罰款8萬元,當時家中無現金,被迫賣地繳款,那是一個狩獵只能以隱密的方式來進行的幽暗時代。然而多年之後,林務局為解決過量的松鼠啃食杉木所造成的樹種危機,鼓勵族人獵捕松鼠(每隻松鼠的尾巴可換得40元),Basuya的父親因而時常帶著Basuya上山,隱身在tayo(狩獵掩體)後方,以木薯為誘餌來獵捕松鼠,每週將松鼠的尾巴遞送至大埔林務局工作站,作為家用補貼。
漁獵採集者曾因擁有獵具而蒙受巨大損失,卻也曾透過獵捕松鼠而小小獲益。面對著不斷變動的外在環境,漁獵採集家族雖經歷了差異的世代條件,但不變的是其中親身經歷過的狩獵經驗,以及共同擁有的獵人認同。展場內以Yagumangana家族的四代獵人身影與家族紀事為主要內容,並以獵徑旁的風景為線索,呈現出漁獵採集家族慣用的「tomohvi(做記號)」、獵捕松鼠的「tayo(狩獵掩體)」、「teova(獵寮)」與鄒族傳統屋燻肉架等結構與裝置。
藝術家・Artist

巴蘇雅.亞古曼|Basuya Yagumangana

鄒族獵人、族語老師、藝術家。作品多以鄒族文化圖騰、生活、自然符號,表現部落的農、獵、文化特質。從小在鄒語環境中長大,肩負傳承母語的使命,長年與茶山國小合作開設族語與文化課程,帶領小孩在日常的文化活動中學習族語,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大朋友。曾參與「2002雕鑿山海情─原住民巨型木石雕展」、「2018嘉義燈會」、獲「2004全國原住民藝品創作」優勝獎、「2006原鄉圓夢原住民工藝競賽」木雕類第三名、入圍「2012原住民pulima藝術獎」,並赴加拿大、美國進行藝術文化交流。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