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 mawaxa ta teni》,取自400年前歐洲人留下的西拉雅語馬太福音第9章18節,有甦醒、復活他的意思。為了致敬Mattauw—這個留傳下來的古老地名,以即將甦醒的梅花鹿造型來代表過去400年以來嘉南平原一帶的平埔族群,他們與梅花鹿同樣遭受了近乎滅絕的命運。然而,祂並非死去,只是沉睡了過去。
如今梅花鹿復育有成,西拉雅的文化、語言復振也有了不小的進展。看似微小的的成果,像是睜開眼睛的梅花鹿,祂逐漸醒來,以竹結構配合竹編技法,主體爲有機造型,身體內部為建築空間結合聲音藝術作品呈現,民眾可進入主體內部聆聽,創造自我與自然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