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計畫

聲音是無所不在的隱形印記,聲音計畫以「場域進駐」及「作品參與」的方式,還原聲音存在人類生活空間中的狀態,並透過藝術語彙的轉譯,讓來自自然界的聲音素材,呼應所參與的藝術作品,讓孕育各藝術作品的曾文溪流域,透過聲響,體現在展覽現場。蔡坤霖以曾文溪水面下的水流聲紋呼應裝置作品「曾文水系之冠」、陳昱榮的「此岸」收錄曾文溪流域的河川支流、渡槽橋等舊址遺跡的環境聲景,與陳伯義的攝影作品「地質紀念碑」在同一展間中對話。「松鼠的尾巴: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之獵人帶路」的現場,陳昱榮以採集曾文溪流域各族群母語所唸出的一千個名字進行剪輯組合,於展示空間播放,讓一千個名字的原本面貌透過聲音真正復活。張君慈於竹藝藝術家劉哲安的大型竹藝作品「Ka mawaxa ta teni 醒祂:你的鹿/我的路」中置入聲音裝置,隱喻外力對大自然的介入、流域的踩踏,但同時也傳達人文的內裡,並透過聲響的流動,映照出鹿的內在場域和生命脈動。
策展人
林芳宜│ Lin Fang-yi
畢業於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作曲家、資深藝術行政與評論人、音樂暨表演藝術策展人,現任捌號會所藝術總監。
展出藝術家
朱芳儀、張君慈
陳昱榮、蔡坤霖
大內區風之谷化石群
Back